目前我国正进入环境事故高发期,多年积累的环境风险逐步暴露,新问题不断涌现。在抓好传统的水、气、声、渣监测、污染对象的治理和经常性监督检查的同时,要突出抓好重金属、危险废物、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管理,确保不出现环境安全事故,服务好民生。
我们要求国控、省控的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所在的县(市、区),分别在2012年底前和2013年建立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,人口聚居区和饮水、食品安全保障区坚决禁止新上涉重金属项目。
对发生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,未按期完成危废处置设施建设任务或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的市(州),将实施“区域限批”和省级以上环保模范城市“一票否决制”。到2015年,全省危险废物、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。进一步落实化学品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全过程行政问责制,突出加强对化工园区、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化工生产单位集中区域的环境管理与考核评估。
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,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”。我省是农业大省,如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?
农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,我省要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,对重点区域尤其是基本农田、重要农产品产地和“菜篮子”基地,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风险评估,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水平。开展农村环境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试点,严控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。
农村地区将加大面源污染防治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,科学施用化肥、农药,合理使用农膜,开展农膜及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,推进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。
今年,国家将我省列为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,我省初步确定“三县一湖五河”为示范重点区域,以县、湖库、小流域为地理连片单元,在1500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,使示范区的饮用水源地保护、污水和垃圾处理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、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、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指标全面达标。通过3年示范,形成人居环境良好、山清水秀的农村生态环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