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非每家跨国公司都有良好的供应链,去年深陷污染漩涡的苹果公司,由于其多家供应商存在的污染问题,最终导致国内环保组织对其长达数月的“发难”。
最为典型的个案是,为苹果公司提供零部件的苏州联建公司的部分员工,由于使用正己烷代替酒精擦拭手机触摸屏致使中毒,花去了高昂的治疗费用。
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供应商发生工人中毒和环境违规,显示苹果公司在供应链环境的管理方面,存在一些漏洞。
“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,苹果公司不再保留自己的工厂,小到一颗螺丝钉,也完全依赖代工厂进行生产。然而,苹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伤害问题,却并没有因为苹果外包生产就消失。”马军说。
据记者了解,一些企业的品牌管理并未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而延伸,部分企业对外声称只对自己一级供应商的环境问题负责,但是对层层外包的其他链条并未纳入管理体系。
有业内人士称,许多供应商在理念、资金和技术上都比较欠缺,其本身生存条件就不好,更难有投身绿色的能力,这就需要政府、民间组织等机构在内的各界对他们的通力支持。
亦有环保人士指出,目前解决企业供应链环境问题的最大关键,既不在技术也不在资金,而是缺乏一种公众参与下的监督动力机制。 |